为贯彻《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 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高校课堂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项评估整改要求,同时为了改进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全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现就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次培养方案修订要以各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位基本要求为根本依据,注重内涵建设,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统筹考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合理区分学位层次和学位类型。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对研究生培养的促进作用,积极推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的贯通培养,鼓励通过学科交叉等途径,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面向特定行业领域,强化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发挥应用型研究生实践基地作用,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强化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
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要遵循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创新培养模式,体现学科特色,突出个性化培养,要参照国内外一流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要重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系统设计和整体优化,要重视课程学习、实验调研、学术和实践、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对培养目标和学位基本要求达成度的支撑作用,并依据“高水平、国际化、学科交叉、资源共享”的原则进行制定和修订。
二、修订范围
本次修订的范围为全校学术学位博士二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二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类别(领域)培养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培养单位按一级学科修订。
三、总体要求
1.本次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由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组织实施。各单位要协调好不同层次、不同学科和类别(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和各学科的作用。同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重点考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整改意见进行修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按照全国教指委指导性培养方案和专业学位基本要求修订,应重点考虑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的整改意见外,还需要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订。
2.突出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长远发展,加强课程建设。坚持服务需求、立德树人、以研究生成才成长为中心,以打好知识基础、加强能力培养、有利长远发展为目标,尊重和激发研究生兴趣,注重培育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加强研究方法、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的训练,突出获取知识、前沿跟踪、学术交流、学术(技术)创新等能力的培养。要针对能力培养来设计课程体系,注重研究方法类、工具类、实验实践类、职业素质类、前沿讲座类、跨学科类等课程的设置。
3.各学科要认真分析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同类学科的课程设置,并根据本学科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确定其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确定本学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建立规范的研究生课程审查机制,对新开设课程要从课程的目标定位、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师资力量及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等方面严格把关。对已开课程要从开课质量和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定期审查,对质量不高的课程要及时整改或调整。应按照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设置课程,特别要避免硕士、博士合并授课和“因人设课”的现象。
4.积极推进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应对研究生核心课程提出明确要求,要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前沿引领和方法传授。要根据学科发展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和凝练课程内容。要重视对经典理论构建、关键问题突破和前沿研究进展的案例教学,强化研究生对创新过程的理解。加强方法论学习和训练,着力培养研究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学术鉴别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要结合课程教学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
5.研究生培养方案确定后,其执行周期通常为三年。在执行周期内,每年可进行部分课程的适当调整。特别是对于课程内容陈旧、授课效果不好、学生反应差的课程要及时调整和停课。
四、修订说明
1.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模板详见附件。对原培养方案中与当前研究生培养不相适应的内容进行修订,特别是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中提出的培养方案相关整改意见。
2.课程设置
各学院及学科要以学科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为主要依据,参考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同类学科研究生培养的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根据本学科各层次研究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在学校规定的学分设置范围内确定本学科各类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学分最低要求和课程设置,制定出本学科的研究生培养方案。
各学科应根据本硕博一体化建设的思路,避免本科、硕士、博士课程内容重复和合并授课,应体现衔接性、层级性、递进性。
博士二级学科选修课应设置不少于4门;硕士二级学科或类别(领域)的方向类选修课每个研究方向设置不少于3门课程,选修课累计设置不少于8门,招生规模小于5人的学科可适当缩减。夏季学期可开设16学时的专题课程,2门专题课程折算为1门方向课。
此次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后,各培养单位应逐步完善课程目录、课程内容简介(中英文)、课程教学大纲等课程教学档案。
3.关于教材及参考材料
学科核心课(学术学位基础课和专业课)和类别(领域)核心课(专业学位基础类和专业类课程),如有适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应采用该教材作为课程教材,没有适用的则采用公开出版的高水平教材,或者经过多年使用的完整的课程讲义;同时,鼓励教师选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相关课程的高水平教材作为课程教材或主要参考书;所有研究生课程都必须确定一定数量的参考书或参考文献。
4.实验及实践教学
研究生实验、实践教学对检验和巩固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各学科在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时,要重视实验及实践课程的建设,有条件的学科应注意开设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方法类课程,加强对研究生研究方法、实验技能、社会调查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五、报送要求
1.报送时间:2018年9月14日(星期五)下班前报送纸质版培养方案,研究生院组织进行形式审查,定稿后再报送培养方案的pdf格式电子文档。
2.报送地点: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博远楼205)
3.文档及文件夹命名格式:培养方案经研究生院进行形式审查后,最终提交的电子文档应为PDF格式,所有文挡以二级学科或专业(领域)为单位分别保存后放在一个文件夹内,博士、硕士为同一个二级学科则保存在一个文档,先博士、后硕士。培养方案文档命名格式为“二级学科或专业(领域)代码”+“二级学科或专业(领域)全称”+“研究生类别”,例如“010101马克思主义哲学(博、硕)”、“030201政治学理论(学硕)”、“025100金融(专硕)”。文件夹命名格式为“培养单位代码”+“培养单位简称”,例如“001哲管院”。
研究生院
2018年7月16日